2025年11月25日晚,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匠心讲堂第九期在建筑与设计馆111室成功举办。本期讲座以“西夏学:一门从地下挖出来的学问”为主题,特邀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院长彭向前担任主讲,系统讲述了西夏学从黑水城考古发现到当代前沿研究的完整脉络。本次讲座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主办,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全媒体中心)/党委教师工作部、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生工作部(处)/团委、哈尔滨工业大学基础学部、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及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校友会文化产业联盟协办,吸引了校内众多师生踊跃参与。本次活动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馆长刘宏伟主持并致辞。

 

彭向前研究员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在西夏文字学、文献学研究领域耕耘多年。讲座伊始,彭向前以1908年俄国探险家科兹洛夫在黑水城的考古发现为切入点,详细介绍了这批数量庞大、内容丰富的西夏文献如何催生了西夏学这门新兴学科。针对新世纪西夏学的发展,彭先生结合《西夏译场图》和具体文献案例,阐释了源自佛经翻译传统的研究方法如何帮助学者准确解读西夏文献,展望了数据库建设和人工智能技术在西夏文字识别、文献检索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彭先生还深入剖析了“夏译汉籍”的独特价值,揭示了这些文献在校勘、训诂方面的重要作用。他还以《孙子兵法》中“卷甲而趋”等词句的释义为例,展示了夏译文献对理解汉文原典的重要贡献。

 

整场讲座史料详实、见解独到,既包含宏观的学科梳理,又涵盖微观的文本分析。彭先生全情投入,引领听众鉴赏西夏出土文献、剖析可信史实、阐释扎实史论,于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哈工大师生的读史能力,从新颖视角丰富了哈工大人的史学视野。

本期讲座是“匠心讲堂”系列活动中又一次深入文明肌理的探索,通过系统解读西夏学,为师生开启了一扇认知多民族文明史的独特窗口。作为哈工大图书馆精心培育的文化品牌,“匠心讲堂”自创办以来,始终以弘扬工匠精神、涵养家国情怀为宗旨,致力于构建一个传统与现代交融、科技与人文对话的开放性平台,跨越学科壁垒,让深厚的文化积淀成为激发创新思想的活水源泉。讲堂持续邀请各领域顶尖学者与专家,围绕文化遗产、经典典籍、艺术美学等多元主题,开展深度对话与知识共享。未来,图书馆将继续深耕“匠心讲堂”品牌建设,推出更多聚焦科技人文融合、传统智慧当代转化的高品质活动,赋能学子的全面成长与卓越成才。

 

文:姚望、秦薇

图:姚望

初审:李君

复审:李景凯

终审:刘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