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5日,爱思唯尔(Elsevier)发布了2024“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本次上榜学者共计6388人,来自547所高校、企业及科研机构。
我校共有77位学者入选本次“中国高被引学者”,较去年增加5人。我校近六年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人数不断增加,2024年的入选人数是2019年入选人数的2倍多。
我校近六年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入选人数
本次我校入选的“中国高被引学者”来自4个学科门类的20个一级学科。其中工学门类入选的高被引学者最多(57人),其次是理学(15人)、管理学(4人)、文学(1人)。
我校2024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一级学科分布与入选学者
学科门类 | 一级学科 | 入选人数 | 学者姓名 |
工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8 | 梁恒、马军、冯玉杰、郭婉茜、贺诗欣、李一凡、任南琪、王爱杰 |
机械工程 | 6 | 邓大祥、刘英想、彭高亮、任玉坤、谢晖、徐文福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7 | 花忠云、何道敬、江俊君、秦兵、王亚东、徐勇、左旺孟 |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7 | 段广仁、高会军、刘健行、邱剑彬、吴立刚、周彬、张凯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5 | 慈立杰、陈刚、胡平安、刘会杰、王苹 |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5 | 陈冠英、黄玉东、邵路、王振波、尹鸽平 |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5 | Alam Md.Mahbub、何玉荣、陆慧林、李争起、周裕 | |
工学 | 土木工程 | 3 | 李惠、王玉银、王大为 |
电气工程 | 3 | 冯勇、王高林、王懿杰 |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3 | 刘大同、陈雨时、张狂 | |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 2 | 周荻、张立宪 | |
交通运输工程 | 1 | 谭忆秋 |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1 | 马欲飞 | |
光学工程 | 1 | 董永康 | |
理学 | 力学 | 7 | 曹庆杰、吕海宝、冷劲松、马力、王保林、熊健、仲政 |
数学 | 4 | 陈勇、李文学、马坚伟、魏俊杰 | |
物理学 | 3 | 刘正君、宋清海、肖淑敏 | |
生物学 | 1 | 高明辉 | |
管理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4 | 邵真、冯泰文、郭熙铜、张紫琼 |
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 | 1 | 韩晔 |
2024年度“中国高被引学者”遴选方法
爱思唯尔2024“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基于以下条件,分析中国学者的科研成果表现:
u Scopus收录的科研成果发表署名机构为中国(大陆)机构的作者,且现职工作单位在中国,包括非中国籍和非华裔学者。
u 仅统计上述学者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的科研成果。
u 根据Scopus映射的教育部一级学科分类体系进行上述学者的科研成果分类。每个学科上榜的学者数量与Scopus收录该学科中国机构署名的作者数量相关。
u 在榜单统计的上述学者(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文献)需要满足:
n 被收录文献数一篇以上(不含);
n 被收录文献的总被引次数达到本学科阈值条件;
n 至少有一篇全球前1%高被引文献,或学者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文整体FWCI高于1。
注:完整榜单请关注“爱思唯尔科研医学服务”公众号→“爱科研”→“查高被引学者”